手表网

世界名表排行榜前十标志,熊汉生:勤于学习的“钟表大王”

发表于:2025-04-18 作者:手表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4月18日,他年过六旬,却像刚入学的孩子,时刻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他生活简朴,却在家乡人民需要的时候一掷千金,为家乡人民称道。他就是身在香港心系家乡的"钟表大王"--熊汉生。熊汉生是大冶金湖人,36年前,24岁的

他年过六旬,却像刚入学的孩子,时刻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他生活简朴,却在家乡人民需要的时候一掷千金,为家乡人民称道。他就是身在香港心系家乡的"钟表大王"--熊汉生。

熊汉生是大冶金湖人,36年前,24岁的熊汉生从当时的华中工学院机械系毕业后前往香港,并很快在一家小机械厂找到了工作。

熊汉生说,刚进那个工厂的时候,他是一个技术员,从事一些技术工作,然后涉及到整个生产管理环节,大概从1981年起到1994年离开,有差不多13年时间。

1995年,熊汉生离开了工作了13年的工厂,开始了创业生涯。在离开老厂前,熊汉生承诺:不带技术人员走,不带订单走。而这意味着一切都靠自己,熊汉生说,刚开始的半年是最艰辛的时期。

当时,熊汉生认为,创业首先要找到生存之道,生存之道第一个就是要找好你的客户群,建立客户群,还要自己建立一个团队。"一个是要向外拓展市场开发新的客户群;一个是打造自己的团队,因为多年积累的经验,打造团队这也是我的强项。"

凭着之前积累的人脉和技术,熊汉生的新声表带厂越做越红火。之后,逐渐形成由表带、表壳,道壳胚、首饰等组成"新声"系列,为保时捷、古姿、芬迪等多个品牌和近10家世界名牌手表生产零配件。

"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时候,我们基本上是一年开一家工厂,一直到2007年金融海啸之前,那段时间我们发展是非常辉煌的。那个时候我们最多时有十几家工厂,5000多人,每年的产值有4个多亿。"熊汉生说。

2008年的金融海啸,让低端手表市场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流。熊汉生顺时而动,及时对企业进行了调整。

熊汉生对低端市场进行了调整,第一个就是把一些企业进行关并。比如说,公司梅州的两家工厂把它关停了,还有一个就是公司现有的一些低端的工厂,也就把它有的是合并,有的是鼓励这些厂长们做老板,把资产用低价,而且是用三年的还款期给他们,他们不拿一分钱出来开工厂。

之所以能成功避开金融海啸的冲击,熊汉生说,"这与自己不断学习密切相关"。只要有空,他就会看书看新闻,时时掌握国际国内形势的最新动态,并根据变化不断创新。

熊汉生说,创新这一块首先要求公司要有一个适者生存就是要"变"的理念。"要变才能适合这个市场的生存。首先我们要找准市场的方向在什么地方,这个方向有什么需求,这个需求首先就是思维上面要调整到这个市场上面,然后怎么去配套做好这个市场。"

现在的熊汉生可谓"腰缠万贯",平时衣着非常简朴。陌生人见到他,很难把他与香港的"钟表大王"联系在一起。对于家乡,熊汉生从不吝啬。2012年,他出资百万为村里改建水塘。今年,我市遭遇水灾,熊汉生同样为抗灾献出了一己之力。

熊汉生说,他的身体里流淌着大冶人的血液,只要家乡需要,他还将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本站声明: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