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网

上海宁波浪琴手表售后维修,普通手表准入,iwatch禁入考场

发表于:2025-04-17 作者:手表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4月17日,在市西中学考点,工作人员正在每个考场门口张贴特别提醒。 青年报记者 吴恺 通讯员 李立基 摄2016年秋季高考将于今明两天举行,上海设20个考区,83个考点,2129个考场。上海不仅将迎来最后一个"3

在市西中学考点,工作人员正在每个考场门口张贴特别提醒。 青年报记者 吴恺 通讯员 李立基 摄

2016年秋季高考将于今明两天举行,上海设20个考区,83个考点,2129个考场。上海不仅将迎来最后一个"3+1"高考,由于《刑法》修正案(九)已于去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也意味着,今年将是"作弊入刑"后的首次高考,舞弊者最高可处有期徒刑7年。新法条的实施将从法律层面起到震慑作用,考生和相关人员切莫心存侥幸。

5.1万名考生参加今年秋考

今年上海参加秋季高考的考生数约为5.1万,与去年相比持平。其中,文科约1.9万,理科3.2万,招生计划亦与去年持平。往年的数据显示,近3年来,本市参加秋季高考的考生数量,基本上维持在5万出头一点。

因适龄入学人口总量的变化,历年的高考考生数,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近几年来,上海每年6月高考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006年、2007年,上海的高考考生数量都曾超过11万,其中,2006年考生数量为11.38万,2007年为11.04万。2008年,考生数量跌破10万,为9.93万。自2008年起到2013年,参加秋季高考的上海考生数又经历5连跌,2013年的考生数量只有4.65万。2014年,本市高考考生数量出现小幅回升,为5.2万。2015年为5.1万。

业内专家分析,高考考生数量的变化,与相应年份的生育人口基数直接相关。据预测,上海未来6年间,适龄入学人口总量不会有较大变动。不过,自2022年起,本市适龄入学(高校)人口数量将开始进入上行区间。但目前本市已经基本形成了由中高职贯通、中本贯通、春季高考、秋季高考、三校生高考等构建的"立交桥",同时,随着"3+3"模式和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的推进,孩子在升学问题上,早就有了更多选择。

普通手表准入,iwatch禁入

针对今年有外省市制定高考考场"新规",严禁考生携带手表入场的做法,市教育考试院表示,上海没有这规定,今年沪上考生不必担心或焦虑。

据了解,今年多个省份出台了一些考场"新规",严防考试作弊。比如,海南首次要求,考生不得携带钟表(含手表)、文具盒等物品进入考场。湖北省今年将开展指纹识别、人脸识别验证考生试点。广东省将启用身份识别系统和无线电作弊防控双系统,并结合金属探测仪、考场电子监控系统,实现考试管理的现代化。

在市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提示中,明确规定,"严禁携带各种通讯工具(如手机等具有发送或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有电子存储记忆功能的计算器和录放设备以及涂改液、修正带等物品进入考场。"

对此,市教育考试院回应说,实际上,今年上海高考考场的注意事项和往年相同,并没有所谓的"新规"出台。以手表为例,考生可以带手表(智能手表、手环除外)入场,"如果有人想借此舞弊,我们有足够的技术手段对付。"依据这样的描述和界定,iwatch等智能手表将不能带入考场。

严禁携高科技作弊工具和替考

既要为考生创造温馨的氛围,更要考虑公平的考试环境。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确,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等行为将入刑定罪,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

今年是"作弊入刑"施行后的首个高考。市教育考试院特别提醒广大考生,诚信考试。有违纪、作弊行为的,将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进行处理,并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涉嫌违法的,由考点或教育考试机构移送当地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及有关法规进行处理。

此前,教育部已经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为确保实现2016年"平安高考"的目标任务。教育部要求,要严防考试作弊,加强考场入口检查和监考工作,严防携带高科技作弊工具和替考。对于标准化考点,要进行彻底检查,加强考场入口检查和监考工作,严防携带高科技作弊工具和替考。

据了解,包括高考等国家级考试,本市都启用标准化考场。今年上海市高考考点全部设置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中进行,标准化考场配备网上视频巡查系统、应急视频指挥系统、无线电作弊防控系统、考生身份验证系统、考务综合管理系统等五大系统。广角摄像头、金属探测器、全向识音器以及身份验证终端、无线电屏蔽仪等,使得考生几乎没有作弊得手的可能。

教育部也提醒广大考生,要诚信考试,自觉遵守考试纪律和考场规则,切勿轻信各种团伙和个人"助考"的蛊惑以致上当受骗,蒙受损失,抱憾终身。

教育部还统一部署协调全国31个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开通了2016年高考举报电话。举报电话自公布之日起开通。教育部及各省(区、市)将根据举报线索第一时间核实处理,切实维护高考安全。

本站声明: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