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格凭什么消失整整40年,还能做德表一哥?

2015年是费迪南德的阿道夫兰格诞辰200周年,德国制表业领袖兰格的创始人在京举行纪念活动,并邀请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和惠演唱歌曲。活动现场气势磅礴,内部布局如同德累斯顿的桑巴歌剧院,不禁让人想起兰格与歌剧院传说中的5分钟数字钟的由来。
朗格的人生发展历程
事实上,在制作五分钟数字钟之前,兰格在制表方面的天赋就已经展现出来了。从1837年开始,22岁的兰格开始了他在瑞士和法国的游学之旅。在担任朗格先生的最佳学徒和约瑟夫尤尼耶钟表厂领班期间,他还在巴黎索邦大学学习天文学和物理学,并与几位巴黎制表师一起磨练高级制表技能。
古特雷斯(左)和费迪南德兰格
早在1842年,萨克森国王就要求建筑师哥特弗里德特森帕(Gotfrid Tessenpa)在德累斯顿歌剧院(Dresden Opera House)设立一个大钟,可以让观众很容易看清楚,但不能因为声音像怀表而影响观看体验。桑普向著名的钟表匠古特雷斯求助,古特雷斯接受了这个棘手的任务。而且还从众多学徒中挑选了一个有天赋的学徒帮助他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他选择了费迪南德的阿道夫兰格。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在这个时候,兰格也成了古特雷斯的女婿。并荣获"工艺大师"称号。
公公和女婿完美配合,打造了一个放在舞台上的数字钟。用两个鼓显示小时和分钟。一个鼓的每小时前进用罗马数字表示,另一个鼓的每五分钟前进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这样,小时和分钟的区分更加清晰,阅读起来也更加容易和方便。虽然历史上桑巴歌剧院被破坏重建过两次,但人们还是完整地保存了这个神奇的五分钟数字钟。这个数字钟后来成为兰格手表上标志性的大日历窗口的灵感来源。
德累斯顿桑巴歌剧院的五分钟数字时钟
费迪南多兰格(ferdinando Langer)在岳父晋升为皇家钟表匠后,面对拿破仑战败后萨克森的经济环境,决定在二十里山脉建立自己的钟表厂,以振兴工业经济。兰格刚满30岁,多次给撒克逊政府写信寻求资金。经过精心策划和成本预算,他最终申请贷款5580两(旧德国银币),相当于现在的111W人民币。这笔贷款专门用于雇用和培训15名来自宝玑.贫困乡镇的手表学徒
二十大山里的兰格手表厂
但事实上,兰格在格拉苏蒂的生活并不容易,因为在该地区吸引感兴趣的学徒比预期的要困难得多。结果生产速度放缓,迫使兰格把所有资产都投入到新的手表厂,度过难关。这笔贷款直到1854年才还清。但是他的坚持获得了巨大的回报。
德累斯顿于1842年从兰格的学习之旅中归来
兰格的开创性设计深深影响了德国乃至全世界的制表业。他重组了生产流程,每个钟表匠只负责其中的一小部分,这样大家就可以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从而大大减少了手工误差。
兰格重组后的生产车间
在他众多的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是3/4夹板。加大的3/4夹板可以容纳齿轮系的每个主轴,使所有齿轮都能稳定连接。与传统的由几块桥板组成的结构相比,3/4夹板大大提高了运动的稳定性。此外,3/4夹板不仅降低了齿轮的轴距公差,还使运动更抗污染。时至今日,这依然是兰格最重要的传统元素之一,也成为了德国手表的象征元素。
早期四分之三夹板设计图
今天的兰格四分之三夹板
由于兰格钟表厂的突出成绩,兰格先生也被聘为格拉苏蒂市长。格拉苏蒂担任市长的18年间,经济飞速发展,不仅超过了过去,还诞生了许多著名的制表师。直到现在,格拉苏蒂的雕像依然屹立不倒。
费尔迪南多•朗格雕像和瓦尔特朗格
兰格打造的怀表在欧洲吸引了无数皇室成员,西班牙、苏丹、法国的国王都以拥有兰格怀表为荣。俄罗斯沙皇甚至感谢兰格的搪瓷怀表,并邀请他到俄罗斯接受奖励。但是,谁能想到,一百年后,俄罗斯变成了苏联,几乎完全摧毁了兰格钟表厂。
苏丹国王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和他的兰格1A怀表
兰格的主工厂直接被一个炮弹炸塌了,所有的材料和生产机器都毁了。兰格先生的曾孙沃尔特兰格甚至被苏联红军用枪指着脑袋说:"你现在应该给我一块表,不然你只能活5分钟。"但是房子被炸了,没有手表。最后,为了恢复生产,年仅20岁的沃尔特不得不硬着头皮和苏联人谈判。看到剩下的几笔家族资产被苏联强行没收,兰格的后代以极大的毅力重建了钟表厂,开始发展Calibre 28运动。
兰格主手表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毁
1994年,经历过毁灭的兰格国王带着四个新的格拉苏蒂独立设计和作品,重返并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谁能想到这是一个没有图纸,没有工人,没有工厂,没有工具的品牌做出来的!发布会上宣布兰格将提供四种款式的132款手表,均为现场订购。白发苍苍的沃尔特兰格深知自己多年的坚持是正确的。
1994年推出四款全新兰格腕表
LANGE
1大日历偏心腕表
瓦尔特·朗格认为,不进则退。他坚持要重现血液高贵的朗格表。所有朗格表均使用贵金属材料打造,而且工艺只高不低!全新的LANGE 1偏心设计腕表成了朗格复兴的经典代表作。在修饰和雕刻工艺上,更上一层楼。
鹅颈式微调器用于调整朗格腕表的速度,从而达致高度的精准性。由一根刻度指针、一颗微调螺丝与抛光精美、状似鹅颈的精钢游丝组成。精钢游丝会向横靠着微调螺丝的刻度指针施压,从而精确地微调擒纵系统。
鹅颈式微调器
手工雕花摆轮夹板依旧是朗格绝不会放弃的工艺,其刻划深浅与线条曲度的变化不一而足,彷佛是艺术家的个人签名,令每个摆轮夹板都自成一格。因此,即使经过一段时日之后,朗格雕刻大师仍能根据摆轮夹板的装饰轻易认出作品是出自哪位同事之手。
手工雕花摆轮夹板
螺丝固定黄金套筒是朗格机芯的传统元素之一,起初使用黄金套筒是为了方便更换损坏的宝石轴承,而不必改变机芯夹板的孔径。此后,宝石轴承已标准化,黄金套筒的关键功能不复存在,但作为显示工艺水平和尊贵血统的象征,得以沿用。
螺丝固定黄金套筒
周圈抛光用于修饰朗格机芯框架组件的垂直边缘。此工艺运用滚动砂钉,用人手将部件在砂钉侧压碾。对部件进行平面抛光时,修饰工匠将其按入接骨木嫩枝的木髓中,在覆盖细密钻石粉末的薄膜上以8字形的方式进行抛光。要求工人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绝不允许部件和抛光薄膜之间存在一粒尘埃。
纯手工周圈抛光工艺
平面抛光
而镜面抛光只用在精选部件,例如鹅颈式游丝的表面、陀飞轮的固桥,因为镜面抛光的难度最高,需要采用特制的研磨膏,各个部件分别在锌盘或锡盘上进行手工打磨,直至其从某个折射角度观察时呈现黑色。
耗时巨大的手工镜面抛光
最后是精益求精的削边和抛光内角。每枚朗格表中的所有夹板、桥板和杠杆的每一边缘都经削边或削边加工,这一工艺同时涉及切割斜角和抛光打磨。削边的要求是都具备统一的宽度和视觉角度。
削边工艺
而抛光内角则是许多腕表鉴赏家们赞不绝口之处,朗格的修饰工匠使用一种铅笔形的硬金属工具打磨内角并以手工切割和修饰这些内角,使其呈现棱角分明的笔直状,如若是机器操作,内角则会显得圆滑。可见朗格对机芯水平要求之高,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抛光内角
朗格可以说,现在已经实现了全面的复兴。在前年朗格二期表厂落成之际,德国总理默克尔更是直接到场祝贺并参与剪彩仪式,可见这个德国制表巨头的影响力之大。
对于这个古老的德国表,有说不完的话题。无论是哪一枚朗格表,都绝对值得好好珍藏,它的外观和内在,都足以让你细细把玩,慢慢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