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肖邦手表售后维修,80后小伙陈瑞祥和他的钟表
原标题:80后小伙陈瑞祥和他的钟表 一个雕刻时光的故事
核心提示:对强达钟表的印象,温州人大多停留在市区解放街那间开了多年的维修店,却鲜有人注意到,强达钟表在最近5年发生了质的变化。
陈瑞祥在整理自己的藏品。
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工匠精神的锻造;城市的文化驱动力离不开工匠精神的传承。
温州市委书记徐立毅在传达学习今年全国"两会"精神时强调,要积极弘扬"工匠精神",切实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对产业链的整合和引领作用,着力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品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被誉为"百工之乡"的温州,该如何从制度、环境、文化等方面弘扬工匠精神、培育优秀工匠、传承历史文化?今起,温都全媒体推出《匠心》系列报道之人物故事,弘扬温州工匠精神,助力我市打造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标杆城市。
人物名片
陈瑞祥
温州市强达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1981年出生,北京大学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厦门大学工程硕士;
中国钟表研究会会员,国家高级钟表维修工,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致力于古董钟表研究和钟表文化传播。
人物故事
对强达钟表的印象,温州人大多停留在市区解放街那间开了多年的维修店,却鲜有人注意到,强达钟表在最近5年发生了质的变化。
陈强达、陈瑞祥这对父子,在传承中坚守初心并不断创新。5年前,因为陈瑞祥的加入,强达钟表衍生出了钟表文化传播和市场开拓。
接手父亲的传统生意,首先做的是扩大门店"我们有各自的领域和专攻,无法被取代"
陈强达是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技术领军人物,当年的同行大多歇业,他依旧守着解放街一间老店。
陈瑞祥是陈强达的儿子,中学时代的寒暑假会在店里帮忙,拥有国家高级钟表维修工的资质。北大毕业后,他选择到义乌经商。5年前,他回到温州,开始接手父亲的传统生意。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扩大解放街的店铺,把维修技术传承下去。最近,这家门店已经成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陈瑞祥觉得,他们父子互相影响,"我父亲以技术为主,只专注修表一件事,他的阵地是老城区解放街的维修中心。我不仅要做技术,还要拓展钟表文化和市场,我的阵地是瓯江路的强达钟表文化中心。我们有各自的领域和专攻,都无法被取代。"
专注于钟表文化推广,希望更多温州人了解"工匠精神的严谨、专注和坚持,正是我们所走的路线"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在陈瑞祥看来,工匠精神的严谨、专注和坚持,正是强达钟表所走的路线。
这5年来,陈瑞祥专注于钟表文化推广。他开讲座做鉴赏活动,交流彼此收藏的各类古董钟表,以打开市场和知名度。他说,在北上广等地,古董钟表交流人群远比温州大很多,这是因为温州商业氛围很浓,而整体文化气息较为薄弱。他很希望有更多的温州人能了解钟表文化。
陈瑞祥在全球收购的古董钟表多达200余件,有的代表着那个时代的制表技术,有的能读出过去的历史文化。去年,市博物馆在考察了这些藏品后,决定举行《温州民间收藏钟表精粹展》。为了让更多人能欣赏到自己的藏品,陈瑞祥精选了96组藏品,从去年12月一直展出到本月初。
近半年的展出时间,创了浙江省古董钟表展出的时间纪录。
温州钟表市场逐渐打开,各地行家爱来这里交流"通过努力做出特色,把国内外的钟表交流吸引到温州"
钟表文化的推广,也让陈瑞祥收获了回报。他有块捷克陨石(捷克陨石博物馆的419号藏品),是捷克一方来中国进行文化交流时赠送给陈瑞祥的。捷克陨石代表宇宙时间,之所以赠送给陈瑞祥,正是看中了他对钟表文化的传承与开拓。
如今,温州的钟表市场正逐渐被打开,全国各地古董钟表行家会来温州,在强达钟表文化中心进行交流。国内专业的名表交流网站还专门设有温州站,里面主要交流物品来自强达钟表文化中心。最近,保利拍卖也在和陈瑞祥沟通,准备做一场古董钟表拍卖。
"钟表文化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我想通过我们的努力做出特色,把国内外的钟表交流吸引到温州来。"这是陈瑞祥的近期目标,强达钟表也准备把钟表维修技术申报鹿城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站声明: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