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德罗 钟表与皇室之紫禁城的暮鼓晨钟
[ 品牌文化]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中珍藏着上千件华贵的钟表,故宫里有一座奉先殿,原来是清朝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如今,这里陈列着皇宫收藏的各式各样精美的钟表,琳琅满目,华丽多彩,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钟表博物馆。这些钟表大多制造于十八、十九世纪,其中不少是舶来品,来自英国、法国、瑞士、日本等国;还有一部分是国产钟表,由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以及广州、苏州等地的中国钟表匠人制造。其实,当年清宫收藏的钟表远远不止这些,那时,皇宫的每个角落几乎都摆放着钟表,滴答、滴答的钟鸣声响彻整个紫禁城,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最早收藏钟表的是明朝的万历皇帝。机械钟表起源于欧洲,公元1616年,西方的传教士开始尝试着向中国传教,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是其中之一。1598年,利玛窦来到北京,提出要在北京传教的要求,遭到拒绝后,无功而返。但是,利玛窦并没有死心,4年后,他再次来到北京。这次利玛窦是有备而来,他为皇帝带来了丰厚的礼物,其中就包括一大一小两座自鸣钟。
经过多方疏通,利玛窦终于把奏疏和礼单呈给了皇帝。大概是由于事务繁忙,万历皇帝起初并没有在意,等闲暇时,突然想起了奏疏上提到的自鸣钟,连忙让人把它们搬来欣赏。当时,自鸣钟还没有调好,不能报时,万历皇帝急忙召利玛窦进宫修理。听着滴答、滴答的声音,看着指针不停地走动,万历皇帝非常开心,重重奖赏了利玛窦。利玛窦用钟表敲开了进入皇宫的大门。这两座自鸣钟成为皇宫收藏的第一批钟表。
公元1644年,清王朝建立。清朝皇帝对钟表的兴趣更是有增无减,顺治、康熙、乾隆,三帝嗜爱钟表之程度,一代胜过一代。外国使团和传教士知道中国皇帝喜爱钟表,都投其所好,携带精美的钟表来华,遇到机会就呈献给皇上,以此换取在华的利益。他们想方设法收集各种各样珍奇钟表,日月星辰、车马人物、花鸟虫鱼做装饰自然不在话下。可厉害的是,能将日月星辰通过发条变成斗转星移,让车马动起来,人物活起来,花儿开起来,鸟儿叫起来。这样的新颖别致,皇帝如何能按捺得住?
顺治皇帝对新颖的钟表非常喜爱。1652年,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呈献了一架"天球自鸣钟",除了报时,钟表还可以演示日月运行,让顺治皇帝大开眼界,连连称奇。虽然这架钟表已经不存在了,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北京故宫珍藏的天文地理钟表,想像出它的原貌。
而康熙除了嬉戏玩乐,他喜好钟表,更多了一份勤奋好学,对西洋的科技怀有浓厚的兴趣。1692年初,康熙在乾清门把大学士、王公九卿招至御前,欲以中国的日晷来PK西洋的钟表。康熙派人取来日晷,用笔画出正午时光影应该在的位置,并与一行人一直在日头下等到了正午。正午时分,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制造出来的时辰钟,与日晷所显示的时间完全吻合。这一实验令在场的王公大臣们对西方科技十分信服。
康熙三十三年他作了一首《戏题自鸣钟》的诗:"昼夜循环胜刻漏,绸缪宛转报时全。阴阳不改衷肠性,万里遥来二百年。"据说这首诗是康熙帝题写在赐给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的一把金扇上的,金扇的上面还绘有自鸣钟的形象,反映了康熙对自鸣钟热衷的程度。康熙对钟表的喜好,大大促进了宫中钟表的收藏和广泛使用。
在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所写的回忆录《清廷十三年》中,记述了康熙六十年俄国伊兹马伊洛夫使团出使中国时参观康熙皇帝的钟表收藏的情况:"一天,我奉命给公使和他的一些随员们展示一下陛下的钟表收藏。一踏进房间,数量和品种众多的钟表展示在公使伊兹马伊洛夫伯爵面前,使他大吃一惊。刚开始他怀疑这些东西都是赝品,于是我请他亲手拿几件看看。看后他感叹地说它们全是极品!当我告诉他现在看到的所有钟表都是准备拿来送礼的,陛下拥有的钟表数量远不止这些时,他更是惊讶不已。"
通过上面的记载,我们能够感觉到其钟表收藏的数量之大,品质之精,这些都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康熙时期是中国钟表史上十分重要的时期,基本奠定了清朝宫廷钟表收藏和使用的基础,对以后宫廷钟表历史产生了长久而深刻的影响。
康熙喜好钟表的科学原理,雍正则喜欢钟的实用性,而最痴迷的,还要数乾隆帝。他特地兴建了国有的"做钟处",并雇佣了几百人专门从事欧洲机械钟表和自动玩偶的进口贸易,不遗余力地收集各种奇钟异表,并多次下旨广东海关官员,让他们不惜重金购买西洋钟表,还在宫中亲自指挥制作,使钟表的收藏和制作达到了清代的高潮。乾隆一朝,授意购买、制造、改造钟表的谕旨比比皆是,每年全国进口钟达两千多个。
乾隆的关注和推崇,自然促进了钟表制作的发展,钟表匠于是为钟表设计和改进了许多妙趣横生的功能,而为满足乾隆皇帝的喜好,沿海各地的官员也购进稀奇的高档西洋钟表,争相进贡给皇帝。这让乾隆很快就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钟表收藏者。今天故宫博物院珍藏的许多钟表,大多是当年乾隆收藏或令人制造的,它们造型美观,制作精巧,件件都堪称绝世珍品。
雅克德罗
在现今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众多钟表藏品中,藏有数件雅克德罗的历史精品。其中有一座钟最受乾隆皇帝喜爱,以至于退居太上皇以后,还命人把它搬到自己养老的宫殿,以便随时欣赏把玩。这座钟有两套完全独立的机械装置组成,这个机械人偶是为了满足乾隆皇帝贪图奇巧的心思由雅克德罗家族制造的。这座钟的特别之处在于,这位欧洲绅士开动之前,先帮它将毛笔蘸好墨汁,开关打开,这位绅士就会工工整整地书写八个大字"八方向化 九土来王",这也是特意为满足中国皇帝的需求而做出的改变。
雅克德罗(Jaquet Droz)创始人皮埃尔∙雅克-德罗与中国的渊源可追溯到18世纪,据传"雅克德罗"这四个字的中文名字,也正是由清朝乾隆帝赐名的。当时雅克德罗的钟表杰作就已被中国皇帝和达官贵人喜爱收藏。现存史料表明,从1783年开始雅克•德罗就通过詹姆斯•考克斯向中国销售产品。第一对作品是铜镀金转花过枝雀笼钟(过梁鸣鸟提钟),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进单》里有清晰记载,这对雀笼钟于1785年8月3日由粤海关监督穆滕额作为贡品进献给乾隆皇帝,自此Jaquet Droz 也有了她的中国名字--雅克德罗。
根据(现存档案资料)粗略估计,1781年至1810年间雅克德罗约售出650件产品,其中三分之二销往中国,产品包括表、鼻烟壶、香水瓶及神龛,所有产品皆成对销售。考克斯和雅克德罗在中国的成功得益于他们对中国市场的深入研究。他们的产品,往往搭配各种讨好中国人的华丽装饰、具有各种自动功能的装置,迎合中国人喜爱成双成对的产品习惯。其中最为精巧,数量最多的当属乾隆年间制造的。
时至今日的雅克德罗,用它曾打动过中国皇帝的奇思巧艺,让品牌再度充满了涌动不息的生命力、韵律和渴求。
宝珀
与乾隆帝结下不解之缘的瑞士高级制表品牌还有宝珀(Blancpain)。公元1735年,即清朝雍正十三年,清世宗雍正帝在北京圆明园去世。时年24岁的皇四子爱新觉罗·弘历即位,次年改年号为乾隆。这位与他的父亲及祖父共同开创了显赫一个多世纪的康乾盛世的皇帝一生风光无限。
同样也是在1735年,一位名叫Jehan-Jacques Blancpain的人在瑞士西部静谧的侏罗山区开设了一间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制表工坊,成为了钟表历史中第一个注册的腕表品牌。宝珀的成立也标志着瑞士钟表业已从匠人时代步入了品牌时代,宝珀自创立至今,一直尊重并且沿袭着具有百年历史的瑞士传统手工制表工艺。
为了纪念与乾隆皇帝的缘分,续写中国情缘,宝珀推出了一只以中华及故宫文化特色为主题的腕表,并将它赠与了故宫博物院。故宫把这只腕表存放于钟表馆,与乾隆曾钟爱的钟表摆在一起。这只名为 "宝珀乾坤卡罗素 "的特制腕表,成为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首枚典藏的现代腕表,并且享有自己专门的文物收藏编号:新204357。同时,这也是宝珀品牌与中华艺术的第一次亲密携手。
乾坤卡罗素腕表专为故宫量身定制,耗时一年。此腕表在外观设计上正如它的名字,表盘以"中华太极"为主题,将表盘以太极图形分割,将阴阳与时刻相融,给予人们海纳乾坤的感受。在腕表的背面刻有"1735"、"乾隆"、"Blancpain"的字样,底部正中央精雕细琢出故宫的图案, 周边则以深具代表性的中华琉璃瓦为装饰。当腕表走动,半镂空的刻度盘现出浮动卡罗素,让整枚腕表呈现出某种"机械画卷"之美。(图/文 萧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