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鸥_传世中国心 世界表坛上书写国表传奇
"海鸥表"的传奇往事
建国初期,历史的硝烟逐渐淡去,面对"旧世界"留下的千疮百孔,当时的国内,只有修表店而没有制表企业,经常发生的外国客人对中国修表师傅修表技术赞叹不已的同时也由衷的表示"可惜你们中国不会做手表"的事情,狠狠地刺痛着这些能工巧匠的心。
使命在肩 创下多个中国第一
从天津手表厂(海鸥表前身)1955年制造中国第一只手表起,海鸥表不断在中国制表史上创下多个"第一":中国第一只手表"五星表"、中国第一只产品化手表--五一表、中国第一只自行设计制造的手表--东风表、中国第一只出口手表、中国第一只符合国际标准的女表--海鸥表、为中国空军制造"中国第一只航空表"--计时码表样表、中国第一只"(同轴和偏心)双陀飞轮表"等。
中国第一只产品化手表--五一表
天津手表厂成功研制出"五星表"以后,为尽快满足国人的手表消费需求,在"五星表"核心技术的基础上,短时间内就生产出闻名全国的"五一表"。在当时短缺经济的背景下,它可说是一种"时令"商品。到1958年10月,已经形成批量生产规模。从此以后,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一去不返,同时也为我国手表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中国第一只产品化的手表,"五一表"截至1971年后才不再生产,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中国第一只出口手表--海鸥表
代表中国轻工业发展水平的手表产业的发展壮大,赢得了各级领导的青睐,"走出去"让世界都知道中国的发展、强盛的声音也日渐强烈。1973年,经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批准,"东风"表以"海鸥"商标进入国际市场,天津手表厂也于1988年获得产品自营出口权。1974年初,天津手表厂组织了ST6女表设计小组进行机械女表的研制。1975年3月8日完成样品表10只、并于当年年底投产。随后又开发出ST6系列产品。
中国第一只航空表
1961年4月,根据当时一轻部下达的任务,天津手表厂进行立项试制专供中国空军使用的航空表(计时码表),任务代号"304",1961年9月至1965年10月共试装三批样品表。到了1965年10月,"304"--"中国第一只航空表"顺利通过指标检测;1965年12月通过领导、专家组织的鉴定,定型批量生产,其机心按排序定名为T3。1966年5月,天津手表厂确定投产方案,同年10月底,正式组装成品1400只,发往中国空军一线。2004年11月,天津海鸥手表集团公司调集几代技术人员在原型机心基础上创新设计,不断推出镂空、1902、1903、1905、1907、1908等机芯,易名为ST19系列。
变革突破 自主研制"中国心"
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计划体制下的手表企业饱受市场冲击,纷纷裂变。随着外资的进入,不少像"海鸥"一样的老品牌,在竞争和并购的浪潮中消失了。1997年,在低价日本电子表和瑞士机械表的夹击下,海鸥果断转型。年产350万只电子表生产线全部转让,结合老字号的工艺特点和优势,瞄准市场趋势,开发全新的自动机械表。濒临破产的海鸥手表厂不到一年时间完成了结构调整,主业做实,辅业盘活。
机芯是手表产业的核心部件,海鸥认为,坚持打造具备自主研发与制造能力的机芯制造基地,意味着海鸥参与国际间手表企业的竞争,具备独特优势。
三大复杂功能 注入中国血脉
"陀飞轮表(TOURBILLON)","问表(Repeater Watch)"以及"月相万年历表(Perpetual Calendar Watch)"被称为腕表领域三大经典。由于制造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这些经典手表技术一直被瑞士手表企业所垄断。
赢战国际表坛
2012年瑞士巴塞尔国际钟表展上,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成功化解了一家国际知名公司的诉讼,维权成功。从2008年至今,海鸥手表4年间已实现了海外知识产权诉讼的"四连胜"。
2008年4月的瑞士巴塞尔钟表珠宝展上,瑞士一家公司投诉海鸥双陀飞轮表,认为其关键部件抄袭了他们的专利设计,限时海鸥表提供证据,否则将面临"当即清场、来年不允参展"的惩罚,并被要求索赔。海鸥表则胸有成竹,经过严格鉴定,结果表明在海鸥表的"差动结构"中具有瑞士公司专利中没有涉及的"行星轮",根本不存在侵权。这一官司反而让海鸥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为站在世界顶端的国货品牌赢得了声誉。
近几年来,海鸥集团靠自主创新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相继攻克机械腕表三大复杂结构,震动了世界表坛。海鸥的创新力让钟表王国瑞士的同行也刮目相看,主持裁定的专家对比海鸥双陀飞轮手表外观后由怀疑转向叹服,连连称赞:"你们用十几年走了瑞士企业100年走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