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纳海 有钱难买我开心 沛纳海演绎逆转传奇
发表于:2025-04-22 作者:手表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4月22日,提到沛纳海这个品牌,喜欢的人会说出无数个各色的理由,但是这些在另外一群不喜欢沛纳海腕表的人当中换来的只有嗤之以鼻。由此能够看出它绝对不是一个中庸的品牌,个性鲜明,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如今的表坛掀起了一股"
提到沛纳海这个品牌,喜欢的人会说出无数个各色的理由,但是这些在另外一群不喜欢沛纳海腕表的人当中换来的只有嗤之以鼻。由此能够看出它绝对不是一个中庸的品牌,个性鲜明,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如今的表坛掀起了一股"沛式风潮",乘着这股风潮沛纳海也书写了一个不可复制的表坛传奇,接下来我将为大家简单的梳理沛纳海的历史以及系列表款。
神秘的军表背景
1860年沛纳海工坊创立
沛纳海创立于1860年,以精密机械及卓越品质著称。最早是为意大利皇家海军制作精密仪器和腕表。如今沛纳海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高级运动腕表品牌。凭借源自大海的设计灵感,沛纳海将品牌定位为运动、休闲领域中的高档腕表。意大利的设计风格和瑞士的专业技术,使得沛纳海每一款表都拥有鲜明的品牌风格和优异的质量。
1936年首个"Radiomir"原型面世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沛纳海开发出"Radiomir"腕表的首个试作品,供意大利皇家海军第一潜水部队指挥部(First Submarine Group Command)的蛙人部队使用。 这款表的众多特点仍然保留至今:阔大的精钢枕型表壳(直径47毫米),夜光数字和时标,线型表耳与表壳焊接相连,手动上链机械式机芯,宽阔的加长防水表带,可佩戴于潜水衣之外。 海军的历史档案记载在1936年仅生产了10枚原型腕表。
众所周知沛纳海的两大主要系列是Radiomir和Luminor,也许在外人看来他们的差距只是在于表冠护桥的不同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由Radiomir进化到Luminor也是经历了非常漫长的一个过程。秉承1936年原型表款特征的Radiomir腕表直到两年后才开始投入量产。 为使此原型表款更好的发挥其功能,沛纳海对其进行了多处改良,并推出了一款全新的Radiomir腕表。新款腕表具备以下特点:双层表盘,上层表盘带有指针与数字时标,增强了镭涂层的可读性与夜光特性;线型表耳更加坚固耐用,两端带有金属杆,焊接于表壳中部。表盘在水下的可视性也得到了加强,四个基本方位带有醒目的阿拉伯数字以及其他时标,时针与分针,没有小秒针。
RADIOMIR 1940表壳
皇家海军的要求变得更加苛刻: 腕表必须能经受得住水下最恶劣条件的长期考验。 因此,其必须具备极强的抗疲劳性。 表耳得到加固以满足这些要求,并与表壳采用一体式铸造方式,以提高其防水性能。 如今的一些"Radiomir 1940"表款采用枕型表壳,两侧边缘更加明显,各个零件的一般尺寸进行了修改,圆柱形(而非锥形)上链表冠。 在2012年日内瓦国际高级钟表沙龙上推出的Radiomir 1940特别版表款正是从这些特征中汲取的灵感。
MARE NOSTRUM 腕表
沛纳海表厂推出特别为值班海军文职军官所设计的原型表款: Mare Nostrum双表盘计时码表。 据说这款腕表当时仅生产了两三枚,如今只能看到它们的一些照片,仅在2005年发现了其中一枚。 沛纳海从二十世纪40年代开始初步研发和设计这一表款。 半月形钢制表冠防护装置,防止海水渗入表壳,同时保护表冠密封不会因上链应力而受损。
记得在 去年在某杂志上面,看到说只有三个腕表品牌保值性高,百达翡丽、劳力士和沛纳海。前两者自不必说,可当时我就对沛纳海保值性高产生了严重的疑问,后来也问过业内人士,他说很简单,就是因为喜欢沛纳海的人多。
1950年Radiomir完成了到Luminor的演进。 在二战进入尾声后,沛纳海继续其在战争开始之初就进行的技术研究,完善了Luminor的研发。新的Luminor表因其表冠护桥而独树一帜,线型表耳也得到了加强,并与表壳采用一体式铸造方式,表壳延续了Radiomir 1940表款的枕形表壳与扁平、宽阔的表框。 如今搭载这一表壳的表款名为Luminor 1950。
其实从沛纳海的历史进程我们不难看出它之所以在当今能够引起这么大的狂潮绝对不是空穴来风,首先军表的背景就可以说是对其工艺上的肯定,加之这么多年严格保密的军表纪律就更为品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正所谓好奇心这种东西是一种典型的逆向思维,你越是打压它就越是强烈,所以在这个秘密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是就会导致井喷式的聚合效果。
1993年沛纳海推出首度面向公众推出三款限量版系列表款:Luminor、Luminor Marina和Mare Nostrum腕表,其灵感均取材于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创作的军用腕表,并被许多收藏家与热爱沛纳海腕表的人士争相搜购。 这一系列于1993年9月在意大利海军的Durand De La Penne号巡洋舰上正式亮相,Amedeo D'Aosta公爵出席了庆祝仪式。
千里马遇伯乐实现华丽逆转
其实到此为止沛纳海这个纯粹意义上的军表品牌作为个体身份的历史已经结束,当然谱写"沛式传奇"不是容易的事情,单凭品牌本身其实很难完成,所以这个时候一个对市场熟悉且善于各种推广营销策略的强大背景就成为必备的东风。1993年沛正式市场化后还有一段预热期(机心使用最普通的ETA版本),但被擅长运作奢侈品牌的历峰集团看中,1997年收归旗下,经营方针改变,搞限量式销售,还发掘历史设计,既使用改进过的ETA机心顾及到了中低市场,又采用古董库存机心和某些高级机心生产特别版刺激了高端市场,而且很好地控制了产量,增加了品牌含金量,也就是这一年沛纳海终于跻身于高级钟表之列。
1997年的特别版PAM00021
1997年的特别版PAM000021,铂金劳力士机芯,限量60,叫价20万,如今价格依然是坚挺,虽然不敌当今的楼市但是也是表坛里的一只长青黑马。在此我并不是站在喜欢或者是讨厌的立场上来评说这个品牌,因为喜好不同自然选择不同,虽然有时并非物有所值,但是"有钱难买我开心"这句话还是诠释了一个话俗礼不俗的道理。
2005年的PAM00203
2005年沛纳海研制的首款自制机芯P.2002在国际市场上推出:这款手动上链机芯配备两地时间功能和8日动力储存,类似于20世纪40年代的Angelus机芯。 这款机芯以沛纳海创立自己表厂的年份命名,向这一源自佛罗伦萨的腕表品牌致敬。这只其实也是被那些旁观者吐槽的表款之一,记得最开始的定价是14万。最高拍卖纪录已过80万,目前依旧是居高不下。
沛纳海研制的首款自制机芯P.2002
2005年沛纳海推出全新自制陀飞轮机芯P.2005
沛纳海推出三款完全自行设计和研发的全新自制机芯:P.2003、P.2004和创新的P.2005。 P.2005配备由沛纳海表厂特制的优美陀飞轮,完美融合了其精密复杂的制表传统,同时亦实现了装置创新。实际上,平衡摆轮的框架与绕轴旋转的擒纵机构并非与平衡摆轮轴平行,而是与之垂直。同传统的陀飞轮不同,沛纳海陀飞轮框架每30秒就旋转一周,而传统陀飞轮框架每1分钟才旋转一圈。
分析沛纳海表友的一面,我注意到国外喜欢沛纳海的表迷群,大都有几个特点:中产阶级为主,收入稳定,不是初次玩表的表迷,喜欢新鲜事物,热爱家人,热爱生活--美食、旅游、汽车、运动、摄影等等,愿意结交朋友、参加聚会聊天,甚至把一个单调的沛纳海腕表玩出各种新花样(比如换各式皮带和带扣,甚至把一个个手工皮带工坊带入黄金时代)。这种网络时代的玩表人群体交际方式,是前所未有的,也算是新时代造就了沛纳海的成功吧,在其它品牌的表迷群,体现的都不如沛迷这么纯粹、这么明显、这么稳定、这么坚持,这也不难想象沛纳海为什么一直坚持这样的风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生产消费者喜欢的表,而是有定向性的培养他们的喜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2008年沛纳海推出P.9000和P.2006自制机芯
沛纳海推出P.9000和P.2006机芯。两款机芯均由这一源自佛罗伦萨的腕表品牌研发和生产。 具备72小时动力储存的P.9000机芯搭载于Luminor 1950和Radiomir系列表款中,P.2006机芯由搭载P.2004单按把计时机芯演变而来,添加分段计时功能,并可通过10点钟位置的第二个按把控制。
PAM00306 搭载沛纳海P.2005手动上链机械式机芯
PAM36500 沛纳海P.2005/G手动上链机械式机芯
2010年,品牌为了向400年前伽利略的第一次重大发明致敬,沛纳海发布了三个表款,以纪念这位托斯卡纳的天才:分别是L'Astronomo、Lo Scienziato 以及 the Jupiterium表款 沛纳海的Jupiterium原型表款是一款行星腕表,根据地心引力的原理,其万年历显示了太阳、月亮、土星以及其他伽利略卫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四个主要的卫星:木卫一到木卫四。得益于望远镜的发明,伽利略于1610年发现了伽利略卫星。 沛纳海在国际高级钟表沙龙上发布了其P.999自制机芯,以及首款沛纳海Composite腕表。
在之前令众人哗然的一篇关于沛纳海的文章中,笔者写到这只腕表是钟泳林先生此生沛纳海藏品中最昂贵的垃圾,在2011的SIHH上第一次见到这只"最复杂海军表"时他给出的评价就是:"功能多余,华而不实,机芯完全高科技,毫无人情味。"虽然评价褒贬露骨,但最后还是在强大的营销心理战下购得了这只表,而后钟先生本人也曾撰文流露悔意。我暂且放下钟先生这样的大师不谈,作为一个普通的购表者来说可能拘于购买力的限制对于昂贵或者限量的表款力不从心,拿常规的普通表款来说我觉得买东西就要有一颗豁达的心,只要心意定了其实有时与东西的好坏无关。
PAM00382搭载沛纳海P.9000自动上链机械式机芯
2011年沛纳海"Luminor Submersible 1950 3 Days Automatic Bronzo" 是沛纳海推出的一个限量表款,其中首次使用了复古元素,特别是同沛纳海有深刻渊源的海洋因素。今年推出的P.3000自制机芯是对沛纳海品牌制表工艺的进一步诠释。
如果说这只腕表在刚刚推出时并没有太多的反响,但是直到2012年9月4日《敢死队2》震撼上映后,大家对沛纳海的追逐达到了井喷的阶段。剧中一众硬汉清一色的全部佩戴沛纳海腕表,并且老牌影星史泰龙更是戴上了PAM00382,自此它就被表迷们列为重口味青铜表款。
其实沛纳海与《敢死队2》合作起源是有个小故事的:史泰龙偶遇沛纳海表后非常喜欢,于是买了一块,并在自己的电影《敢死队》中使用。后来他又定制沛纳海200只Luminor限量版,上面刻有"Sylvester Stallone"的签名并命名为"Slytech"。他个人向沛纳海索要了12只这款腕表,然后分别送给了不同的人。所谓"明星效应"在史泰龙对计时工具的选择上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之后,制作大型的军用钟表的流行趋势再度盛行。此外数款限量版腕表以另外一位伟大的动作明星施瓦辛格命名。
2013年沛纳海推出三款全新自制机芯:沛纳海第一枚配备计时码表飞返功能的P.9100型自动上链机芯、设计精致、具帆船赛倒计时功能的P.9100/R型机芯,以及具有8日动力储存的P.5000型手动上链机芯。全新系列亦带来向来迷人的Radiomir1940表壳及Submersible专业潜水腕表的新表款。在日内瓦高级钟表展上,沛纳海亦展出了Tourbillon GMT Ceramica两地时间陀飞轮陶瓷怀表──一款以陶瓷制作的出色怀表。
PAM00507搭载沛纳海P.9002自动上链机械式机芯
2013年打响了材料的大战,本次为大家带来的是Panerai(沛纳海)带给我们的来自大海,来自过去的记忆,在每一个船员的心裡,青铜总会令他们联想到海洋。古典帆船上充满著这种材质的物品,光阴的流逝加上环境的作用会令青铜器表面形成绿锈,这也使得每一件青铜器都与众不同。两年前,沛纳海推出第一款青铜表壳腕表,即在国际上大获好评。现在,沛纳海隆重呈献luminor Submersible 1950 3 Days Power Reserve Automatic Bronzo 3日动力储存自动专业潜水青铜腕表,这个全新限量版以相同的材质製成,它同样展现出恒久的魅力和鲜明的航海风格。
这款表可以说是PAM00382神话的延续,更有人大胆额预测《敢死队3》中史泰龙会不会佩戴上这个作为自己新一季的全新装备,可见此时的沛纳海已经深得人心,如日中天。
今天只是为大家简单的梳理了一下沛纳海自1860年至今所经历的重大事件,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沛纳海虽然目前已经凭借超高的人气跻身于一线腕表的行列,但是对于内行的钟表看客来说它还是存在着不可规避的硬伤。很多人都会质疑一个超大的怪异表壳里面包着一个改装的ETA或者所谓的自产机芯就卖到了令人咋舌的价格,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在消费方面还是更倾向于物超所值这个理念,恰恰是身处这样的大环境下沛纳海可以说是在逆境中不断的蜕变。
写这篇文章我说过自己本身没有站在喜欢或者讨厌的立场上,只是想客观的来审视这种"沛式风潮"背后的原因,换个角度想,如果国人对沛纳海的尺寸、机芯、价格方面没有过多的质疑,那"沛式风潮"肯能就不会上演。其实这符合了一个很简单的物质规律,有争议才会有关注。并且我总认为人们吃饱、穿暖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求,但是在这个基本需求被满足后对于精神世界的渴望便成为了最迫切的问题,由此便形成了一种提高品质的自我消费,买表其实就是一种精神需求的消费,既然我们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满足,那有些所谓的争议和看法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这就是我眼中沛纳海诠释的"有钱难买我开心"的购表体验。
一只喜欢的腕表,一份满足的感觉,或许可以这样说,我们戴的不是表,是心情。
神秘的军表背景

沛纳海创立于1860年,以精密机械及卓越品质著称。最早是为意大利皇家海军制作精密仪器和腕表。如今沛纳海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高级运动腕表品牌。凭借源自大海的设计灵感,沛纳海将品牌定位为运动、休闲领域中的高档腕表。意大利的设计风格和瑞士的专业技术,使得沛纳海每一款表都拥有鲜明的品牌风格和优异的质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沛纳海开发出"Radiomir"腕表的首个试作品,供意大利皇家海军第一潜水部队指挥部(First Submarine Group Command)的蛙人部队使用。 这款表的众多特点仍然保留至今:阔大的精钢枕型表壳(直径47毫米),夜光数字和时标,线型表耳与表壳焊接相连,手动上链机械式机芯,宽阔的加长防水表带,可佩戴于潜水衣之外。 海军的历史档案记载在1936年仅生产了10枚原型腕表。
众所周知沛纳海的两大主要系列是Radiomir和Luminor,也许在外人看来他们的差距只是在于表冠护桥的不同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由Radiomir进化到Luminor也是经历了非常漫长的一个过程。秉承1936年原型表款特征的Radiomir腕表直到两年后才开始投入量产。 为使此原型表款更好的发挥其功能,沛纳海对其进行了多处改良,并推出了一款全新的Radiomir腕表。新款腕表具备以下特点:双层表盘,上层表盘带有指针与数字时标,增强了镭涂层的可读性与夜光特性;线型表耳更加坚固耐用,两端带有金属杆,焊接于表壳中部。表盘在水下的可视性也得到了加强,四个基本方位带有醒目的阿拉伯数字以及其他时标,时针与分针,没有小秒针。
RADIOMIR 1940表壳
皇家海军的要求变得更加苛刻: 腕表必须能经受得住水下最恶劣条件的长期考验。 因此,其必须具备极强的抗疲劳性。 表耳得到加固以满足这些要求,并与表壳采用一体式铸造方式,以提高其防水性能。 如今的一些"Radiomir 1940"表款采用枕型表壳,两侧边缘更加明显,各个零件的一般尺寸进行了修改,圆柱形(而非锥形)上链表冠。 在2012年日内瓦国际高级钟表沙龙上推出的Radiomir 1940特别版表款正是从这些特征中汲取的灵感。
MARE NOSTRUM 腕表
沛纳海表厂推出特别为值班海军文职军官所设计的原型表款: Mare Nostrum双表盘计时码表。 据说这款腕表当时仅生产了两三枚,如今只能看到它们的一些照片,仅在2005年发现了其中一枚。 沛纳海从二十世纪40年代开始初步研发和设计这一表款。 半月形钢制表冠防护装置,防止海水渗入表壳,同时保护表冠密封不会因上链应力而受损。
记得在 去年在某杂志上面,看到说只有三个腕表品牌保值性高,百达翡丽、劳力士和沛纳海。前两者自不必说,可当时我就对沛纳海保值性高产生了严重的疑问,后来也问过业内人士,他说很简单,就是因为喜欢沛纳海的人多。
1950年Radiomir完成了到Luminor的演进。 在二战进入尾声后,沛纳海继续其在战争开始之初就进行的技术研究,完善了Luminor的研发。新的Luminor表因其表冠护桥而独树一帜,线型表耳也得到了加强,并与表壳采用一体式铸造方式,表壳延续了Radiomir 1940表款的枕形表壳与扁平、宽阔的表框。 如今搭载这一表壳的表款名为Luminor 1950。
其实从沛纳海的历史进程我们不难看出它之所以在当今能够引起这么大的狂潮绝对不是空穴来风,首先军表的背景就可以说是对其工艺上的肯定,加之这么多年严格保密的军表纪律就更为品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正所谓好奇心这种东西是一种典型的逆向思维,你越是打压它就越是强烈,所以在这个秘密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是就会导致井喷式的聚合效果。
1993年沛纳海推出首度面向公众推出三款限量版系列表款:Luminor、Luminor Marina和Mare Nostrum腕表,其灵感均取材于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创作的军用腕表,并被许多收藏家与热爱沛纳海腕表的人士争相搜购。 这一系列于1993年9月在意大利海军的Durand De La Penne号巡洋舰上正式亮相,Amedeo D'Aosta公爵出席了庆祝仪式。
千里马遇伯乐实现华丽逆转
其实到此为止沛纳海这个纯粹意义上的军表品牌作为个体身份的历史已经结束,当然谱写"沛式传奇"不是容易的事情,单凭品牌本身其实很难完成,所以这个时候一个对市场熟悉且善于各种推广营销策略的强大背景就成为必备的东风。1993年沛正式市场化后还有一段预热期(机心使用最普通的ETA版本),但被擅长运作奢侈品牌的历峰集团看中,1997年收归旗下,经营方针改变,搞限量式销售,还发掘历史设计,既使用改进过的ETA机心顾及到了中低市场,又采用古董库存机心和某些高级机心生产特别版刺激了高端市场,而且很好地控制了产量,增加了品牌含金量,也就是这一年沛纳海终于跻身于高级钟表之列。
1997年的特别版PAM00021
1997年的特别版PAM000021,铂金劳力士机芯,限量60,叫价20万,如今价格依然是坚挺,虽然不敌当今的楼市但是也是表坛里的一只长青黑马。在此我并不是站在喜欢或者是讨厌的立场上来评说这个品牌,因为喜好不同自然选择不同,虽然有时并非物有所值,但是"有钱难买我开心"这句话还是诠释了一个话俗礼不俗的道理。
2005年的PAM00203
2005年沛纳海研制的首款自制机芯P.2002在国际市场上推出:这款手动上链机芯配备两地时间功能和8日动力储存,类似于20世纪40年代的Angelus机芯。 这款机芯以沛纳海创立自己表厂的年份命名,向这一源自佛罗伦萨的腕表品牌致敬。这只其实也是被那些旁观者吐槽的表款之一,记得最开始的定价是14万。最高拍卖纪录已过80万,目前依旧是居高不下。
沛纳海研制的首款自制机芯P.2002
2005年沛纳海推出全新自制陀飞轮机芯P.2005
沛纳海推出三款完全自行设计和研发的全新自制机芯:P.2003、P.2004和创新的P.2005。 P.2005配备由沛纳海表厂特制的优美陀飞轮,完美融合了其精密复杂的制表传统,同时亦实现了装置创新。实际上,平衡摆轮的框架与绕轴旋转的擒纵机构并非与平衡摆轮轴平行,而是与之垂直。同传统的陀飞轮不同,沛纳海陀飞轮框架每30秒就旋转一周,而传统陀飞轮框架每1分钟才旋转一圈。
分析沛纳海表友的一面,我注意到国外喜欢沛纳海的表迷群,大都有几个特点:中产阶级为主,收入稳定,不是初次玩表的表迷,喜欢新鲜事物,热爱家人,热爱生活--美食、旅游、汽车、运动、摄影等等,愿意结交朋友、参加聚会聊天,甚至把一个单调的沛纳海腕表玩出各种新花样(比如换各式皮带和带扣,甚至把一个个手工皮带工坊带入黄金时代)。这种网络时代的玩表人群体交际方式,是前所未有的,也算是新时代造就了沛纳海的成功吧,在其它品牌的表迷群,体现的都不如沛迷这么纯粹、这么明显、这么稳定、这么坚持,这也不难想象沛纳海为什么一直坚持这样的风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生产消费者喜欢的表,而是有定向性的培养他们的喜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2008年沛纳海推出P.9000和P.2006自制机芯
沛纳海推出P.9000和P.2006机芯。两款机芯均由这一源自佛罗伦萨的腕表品牌研发和生产。 具备72小时动力储存的P.9000机芯搭载于Luminor 1950和Radiomir系列表款中,P.2006机芯由搭载P.2004单按把计时机芯演变而来,添加分段计时功能,并可通过10点钟位置的第二个按把控制。
PAM00306 搭载沛纳海P.2005手动上链机械式机芯
PAM36500 沛纳海P.2005/G手动上链机械式机芯
2010年,品牌为了向400年前伽利略的第一次重大发明致敬,沛纳海发布了三个表款,以纪念这位托斯卡纳的天才:分别是L'Astronomo、Lo Scienziato 以及 the Jupiterium表款 沛纳海的Jupiterium原型表款是一款行星腕表,根据地心引力的原理,其万年历显示了太阳、月亮、土星以及其他伽利略卫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四个主要的卫星:木卫一到木卫四。得益于望远镜的发明,伽利略于1610年发现了伽利略卫星。 沛纳海在国际高级钟表沙龙上发布了其P.999自制机芯,以及首款沛纳海Composite腕表。
在之前令众人哗然的一篇关于沛纳海的文章中,笔者写到这只腕表是钟泳林先生此生沛纳海藏品中最昂贵的垃圾,在2011的SIHH上第一次见到这只"最复杂海军表"时他给出的评价就是:"功能多余,华而不实,机芯完全高科技,毫无人情味。"虽然评价褒贬露骨,但最后还是在强大的营销心理战下购得了这只表,而后钟先生本人也曾撰文流露悔意。我暂且放下钟先生这样的大师不谈,作为一个普通的购表者来说可能拘于购买力的限制对于昂贵或者限量的表款力不从心,拿常规的普通表款来说我觉得买东西就要有一颗豁达的心,只要心意定了其实有时与东西的好坏无关。
PAM00382搭载沛纳海P.9000自动上链机械式机芯
2011年沛纳海"Luminor Submersible 1950 3 Days Automatic Bronzo" 是沛纳海推出的一个限量表款,其中首次使用了复古元素,特别是同沛纳海有深刻渊源的海洋因素。今年推出的P.3000自制机芯是对沛纳海品牌制表工艺的进一步诠释。
如果说这只腕表在刚刚推出时并没有太多的反响,但是直到2012年9月4日《敢死队2》震撼上映后,大家对沛纳海的追逐达到了井喷的阶段。剧中一众硬汉清一色的全部佩戴沛纳海腕表,并且老牌影星史泰龙更是戴上了PAM00382,自此它就被表迷们列为重口味青铜表款。
其实沛纳海与《敢死队2》合作起源是有个小故事的:史泰龙偶遇沛纳海表后非常喜欢,于是买了一块,并在自己的电影《敢死队》中使用。后来他又定制沛纳海200只Luminor限量版,上面刻有"Sylvester Stallone"的签名并命名为"Slytech"。他个人向沛纳海索要了12只这款腕表,然后分别送给了不同的人。所谓"明星效应"在史泰龙对计时工具的选择上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之后,制作大型的军用钟表的流行趋势再度盛行。此外数款限量版腕表以另外一位伟大的动作明星施瓦辛格命名。
2013年沛纳海推出三款全新自制机芯:沛纳海第一枚配备计时码表飞返功能的P.9100型自动上链机芯、设计精致、具帆船赛倒计时功能的P.9100/R型机芯,以及具有8日动力储存的P.5000型手动上链机芯。全新系列亦带来向来迷人的Radiomir1940表壳及Submersible专业潜水腕表的新表款。在日内瓦高级钟表展上,沛纳海亦展出了Tourbillon GMT Ceramica两地时间陀飞轮陶瓷怀表──一款以陶瓷制作的出色怀表。
PAM00507搭载沛纳海P.9002自动上链机械式机芯
2013年打响了材料的大战,本次为大家带来的是Panerai(沛纳海)带给我们的来自大海,来自过去的记忆,在每一个船员的心裡,青铜总会令他们联想到海洋。古典帆船上充满著这种材质的物品,光阴的流逝加上环境的作用会令青铜器表面形成绿锈,这也使得每一件青铜器都与众不同。两年前,沛纳海推出第一款青铜表壳腕表,即在国际上大获好评。现在,沛纳海隆重呈献luminor Submersible 1950 3 Days Power Reserve Automatic Bronzo 3日动力储存自动专业潜水青铜腕表,这个全新限量版以相同的材质製成,它同样展现出恒久的魅力和鲜明的航海风格。
这款表可以说是PAM00382神话的延续,更有人大胆额预测《敢死队3》中史泰龙会不会佩戴上这个作为自己新一季的全新装备,可见此时的沛纳海已经深得人心,如日中天。
今天只是为大家简单的梳理了一下沛纳海自1860年至今所经历的重大事件,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沛纳海虽然目前已经凭借超高的人气跻身于一线腕表的行列,但是对于内行的钟表看客来说它还是存在着不可规避的硬伤。很多人都会质疑一个超大的怪异表壳里面包着一个改装的ETA或者所谓的自产机芯就卖到了令人咋舌的价格,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在消费方面还是更倾向于物超所值这个理念,恰恰是身处这样的大环境下沛纳海可以说是在逆境中不断的蜕变。
写这篇文章我说过自己本身没有站在喜欢或者讨厌的立场上,只是想客观的来审视这种"沛式风潮"背后的原因,换个角度想,如果国人对沛纳海的尺寸、机芯、价格方面没有过多的质疑,那"沛式风潮"肯能就不会上演。其实这符合了一个很简单的物质规律,有争议才会有关注。并且我总认为人们吃饱、穿暖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求,但是在这个基本需求被满足后对于精神世界的渴望便成为了最迫切的问题,由此便形成了一种提高品质的自我消费,买表其实就是一种精神需求的消费,既然我们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满足,那有些所谓的争议和看法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这就是我眼中沛纳海诠释的"有钱难买我开心"的购表体验。
一只喜欢的腕表,一份满足的感觉,或许可以这样说,我们戴的不是表,是心情。
腕表
机芯
品牌
表壳
上链
全新
海军
设计
高级
功能
原型
机械
钟表
青铜
飞轮
不同
历史
市场
手动
生产
国产自动机械腕表哪个牌子最好
劳力士腕表怎么调节长短
真力时维修费用价格
孔雀表维修费用价格
帝舵售后服务
梅花手表官方维修
依波路手表维修店
宝格丽手表价格
宝珀手表价格
飞亚达腕表
湾里区名表回收销售电话
深圳亨特利名表怎么样
羽艺名表
如何打印点名表
古老名表大全
南宁市哪里有回收名表
复刻表最像的机芯
天津港最新复刻表
深圳市有复刻表市场吗
难以看懂的手表品牌
女士十几万手表哪些品牌
买浪琴手表去哪里
宝格丽手表真假
男士方形表盘手表
高仿手表跟正品有什
2888元的希斯德腕表女士
16的腕周带多大表
看劳力士腕表
卡罗莱镂空飞轮男士腕表
腕表bp
石楼专业的回收名表典当行
人才自我推荐报名表
手表推荐哪个品牌好
女士有哪些世界品牌手表
南京卡地亚手表售后维修点
黑色手表女款
g-shock手表没电什么表现
卡西欧手表颜值高实用性强
华豫数据腕表模式
劳力士全新蚝式恒动型腕表